IIS应用程序池优化方案
服务器经常产生“应用程序池 'DefaultAppPool' 提供服务的进程关闭时间超过了限制。进程 ID 是 '3504'。”的错误,导致iis处于假死状态,经了解是IIS应用程序池的设置问题。解决方法如下(红色字为标记):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应用程序池->DefaultAppPool->右击属性
一、回收
1、回收工作进程(分钟):选中,值为1740 (800)
2、回收工作进程(请求数目):(不选)(原先设置为35000)
3、在下列时间回收工作进程:不填 (03:00)
4、消耗太多内存时回收工作进程:全不选。(2、3、4项可能避免了在访问量高的时候强制回收进程可能引发的服务器响应问题,导致iis假死不响应)(最大虚拟内存350,最大使用的内存200)
二、性能 (都不选)
只选中空闲超时20分钟。其他都不选。WEB园最大工作进程数为1(默认)。注意web园这里一定要保持默认,如果填写其他超过1的数字就会导致一些网站程序的后台程序打不开或者刷新不停。
原来的请求队列限制为4000,现在无限制。(要选就是10000)
三、运行状况
(启用PING,默认)
(启动快速失败保护的钩去掉!)
为了避免真的遇到很多错误时没有提示,可以不关闭,只是把快速保护的保护范围加大些,例如失败数50次 时间段5分钟 则关闭对应的程序。(启动时间限制90秒,关闭时间限制180秒。)
“关闭时间限制180秒”是必须的,因为进程关闭的时间,原来为90秒限制,是默认值,如果进程关闭时间超过90秒,则认为超时,从而出现:进程关闭时间超过了限制 日志,所以,适当延长这个时间,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IIS 6的核心在于工作进程隔离模式,而应用程序池则是定义工作进程如何进行工作,因此,可以说应用程序池是整个IIS 6的核心。
和IIS 5中只能使用单个应用程序池不同,工作在工作进程隔离模式的IIS 6可以创建多个应用程序池,不同的应用程序池之间是完全隔离的,某个应用程序池停止服务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程序池。
在使用应用程序池之前,你应该确定你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池数量。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认为,既然不同的应用程序池之间是完全隔离的,那么我只需要为每个Web站点创建一个应用程序池就可以了。这个办法在IIS服务器上具有较少的Web站点数量时可以使用,但是如果IIS服务器上具有很多Web站点数量,那么这个办法就不适用了,因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池在被访问时都会创建各自的工作进程,当大量的工作进程并发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和CPU利用率,反而会降低服务器性能。你应该根据Web站点的重要性、隔离性、所运行代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来对IIS服务器上所具有的Web站点进行划分,然后根据情况来决定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池数量。对于那些非常重要的Web站点、需要单独隔离的Web站点、所运行代码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不可靠的Web站点配置为使用各自独立的应用程序池,而将其他普通的Web站点配置为使用一个公共的应用程序池。
默认情况下,在安装IIS时会创建一个默认网站并创建一个名为DefaultAppPool的应用程序池为其使用;默认配置下的应用程序池已经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建议你只有在特别需要时才对应用程序池进行配置。
配置应用程序池属性
在IIS管理控制台中展开应用程序池文件夹,然后右击对应的应用程序池,点击属性,你可以在应用程序池的属性中进行以下配置:
回收
在回收标签,你可以设置工作进程的回收方式:
回收工作进程(分钟):在工作进程运行多少分钟后回收工作进程,默认启用,并且设置为1740分钟(29小时);
回收工作进程(请求数目):在工作进程处理多少 个HTTP请求后终止此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果启用则默认值为35000;
在下列时间回收工作进程:在指定的时间回收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需启用,勾选后点击添加按钮添加回收的时间即可,使用24小时制定义回收的时间;
消耗太多内存时回收工作进程:
最大虚拟内存(兆):当工作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达到设置的值时回收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果启用则默认值为500 M;建议设置为不超过虚拟内存总数的70%;
最大使用的内存(兆):当工作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达到设置的值时回收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果启用则默认值为192 M;建议设置为不超过物理内存总数的6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程序池具有以下两种工作进程回收方式,不过这两种回收方式均不会造成Web服务的中断:
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池使用重叠回收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当应用程序池要关闭某个工作进程时,会先创建一个工作进程,直到新的工作进程成功创建后才关闭旧的工作进程;
应用程序池也可以先关闭旧的工作进程,然后再创建新的工作进程。
如果Web应用程序不支持多实例运行,那么你必须配置应用程序池禁止使用重叠回收方式。此配置无法在IIS管理控制台中进行修改,只能通过在metabase.xml中修改对应应用程序池的DisallowOverlappingRotation metabase属性为true进行。
性能
在性能标签你可以设置工作进程的运行方式:
在空闲此段时间后关闭工作进程(分钟):当工作进程空闲多少分钟后关闭此工作进程,这降低了空闲工作进程对系统资源和CPU性能的消耗,默认启用并且设置为20分钟;
核心请求队列限制为(请求次数):当HTTP.sys接收到某个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时,如果处理此请求的对应应用程序池的工作进程还处于忙状态,则HTTP.sys将接收到的请求保存在对应应用程序池的请求队列中,直到工作进程空闲为止。此选项即用于设置此应用程序池的请求队列所能容纳的请求数量,默认情况下每个应用程序池的请求队列限制为保留1000个请求,如果超出则向客户端返回503错误,你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进行修改,最大可以设置为65535。但是如果设置太大则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 ,而设置太小会导致客户端访问时频繁出现503错误。
启用CPU监视:监视此应用程序池的CPU使用率,默认未启用;如果某个应用程序池占用的CPU利用率过多,那么可以通过配置此选项来限制此应用程序池;
最大CPU使用率(百分比):所设置的应用程序池所能使用的最大CPU使用率;启用CPU监视时默认值为100;
刷新CPU使用率(分钟):刷新CPU使用率的间隔时间;启用CPU监视时默认值为5;
CPU使用率超过最大使用率时执行的操作:当此应用程序池的CPU使用率超过所设置的最大CPU使用率时所进行的操作,启用CPU监视时默认为无,此时IIS只是在事件日志中进行记录而不进行其他操作;如果选择为关闭,那么IIS将关闭此应用程序池中的所有工作进程;
Web园:在Web园中你可以配置此应用程序池所使用的最大工作进程数,默认为1,最大可以设置为4000000; 配置使用多个工作进程可以提高该应用程序池处理请求的性能,但是在设置为使用多个工作进程之前,请考虑以下两点:
每一个工作进程都会消耗系统资源和CPU占用率;太多的工作进程会导致系统资源和CPU利用率的急剧消耗;
每一个工作进程都具有自己的状态数据,如果Web应用程序依赖于工作进程保存状态数据,那么可能不支持使用多个工作进程。
运行状况
在运行状况标签你可以配置应用程序池监视工作进程的运行状况,
启用Ping: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池配置为每隔30秒Ping工作进程,当工作进程没有进行响应时,则认为此工作进程出现故障并默认配置为关闭此工作进程。你可以修改Ping的时间间隔,但是太长的Ping间隔可能会导致Web服务的中断,而太短的Ping间隔又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和CPU利用率,因此建议你保留默认配置;
启用快速失败保护:如果Web应用程序代码编写有问题,它可能会导致工作进程持续出现问题。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池配置为启用快速失败保护,当工作进程在配置的时间段(默认为5分钟)内发生的失败次数超过了配置的值(默认为5次),则禁用此应用程序池。
启动时间限制:IIS等待属于此应用程序池的工作进程启动的时间,当工作进程启用时间超出此设置值时,IIS会在事件日志中进行记录;
关闭时间限制:当IIS检测到某个工作进程出现故障时,将此工作进程标记为关闭,此选项指定了IIS等待工作进程自动关闭的时间限制,如果超出此时间限制后工作进程尚未关闭,则IIS强行关闭工作进程。
标识
在标识标签,你可以配置工作进程所运行的用户账户。在IIS 5或者当IIS 6运行在IIS 5隔离模式时,工作进程运行在本地系统账户,而运行在工作进程隔离模式下的IIS 6的工作进程运行在网络服务账户下,这降低了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
你可以配置工作进程运行在预定义的本地系统、本地服务或网络服务账户下,也可以配置为使用某个自定义的用户账户。建议使用默认的网络服务账户;不过如果为了更高的安全性,可以配置使用自定义的用户账户,不过建议你只是将此自定义用户加入到IIS_WPG用户组中,因此IIS_WPG用户组包含了可以启动和运行工作进程的最小权限。
创建应用程序池
要新建应用程序池,在IIS管理控制台中右击应用程序池文件夹,指向新建,选择应用程序池;
然后在弹出的添加新应用程序池对话框,在应用程序池ID栏输入应用程序池名,然后选择使用默认设置还是继承现有的应用程序池设置,再点击确定即可;
分配Web站点到应用程序池中
在IIS管理控制台中展开网站文件夹,右击对应的网站,然后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网站属性对话框上,点击主目录标签,然后在应用程序池栏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池即可,默认情况下所有网站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均名为默认应用程序,如果要想此网站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序名,则在应用程序名栏修改即可,例如在此我就修改为winsvr,这主要是便于查看,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此时,在对应的应用程序池下就显示出了对应网站的应用程序,如下图所示: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后门、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